医院订阅哦! 年9月15日,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第一阶段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结束。 此次研讨班是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首次关于民俗的试点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主办,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松阳县人民政府协办。参加研讨班的学员包括浙江省丽水市有关部门领导、丽水市下辖8个区县的文化保护工作者及非遗传承人共29人。 各位学员在京师学堂前合影 研讨班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理论研讨为主,第二阶段以田野调查为主。理论研讨又分为授课与讨论两种形式。在历时10天的研讨过程中,专家学者、传承人与非遗工作者三方深入交流,对传统节日仪式在当代中国的实践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得到了丰富的研讨成果。 授课环节是研讨班的关键部分,主办方邀请到来自国内外民俗学、文化产业、文化创意设计、旅游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向29位学员授课,十余位专家学者各展所长,学员们收获颇丰。 其中,在研讨班的首场讲座中,著名非遗专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研究员以“学习非遗法,谈保护与传承”为题,解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源流和内涵,概述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并强调指出《非遗法》有关非遗保护的三个重要原则: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同时,他还重点介绍了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提出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著名非遗专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刘魁立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安德明研究员的讲座主题也都与非遗有关。 巴莫曲布嫫研究员通过带领学员精读《公约》相关条款,分析了《公约》的宗旨、非遗概念的定义与框架,并指出一系列违背公约精神的不当用词提请大家的注意,同时巴莫研究员对《公约》成就的总结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知观念的变迁,提高了人们对“社区赋权”和“参与式发展”原则的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巴莫曲布嫫研究员 安德明研究员强调,从传承人的角度来理解非遗,有助于反思我国的非遗保护措施,由于社区内部的非均质性,无论专门知识掌握的多寡,只要参与到非遗传承和实践中,都应当看作传承人,即“人人都是传承人”,安德明教授还援引美国公众民俗学者倡导的“文化对话”理念,倡导政府和社区的相互理解和对话,克服强势干预的立场,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德明研究员 在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探讨中,著名节日研究专家萧放教授以中国三千年的节日传统为主要线索,从时间层面上讲述了传统节日的起源、汉魏时期节日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扩充和发展,结合具体的事例以及民间故事,生动形象的阐释了节日传统的内涵、伦理价值、以及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 远道而来的马来西亚南方大学文化、艺术及企业策划部主任,马来西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令鼓创始人陈再藩先生以二十四节令鼓为经典案例,结合其创作背景、创作理念、传承实践、申遗道路与发展前景,分享了利用地方资源与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特色,创造文化新生态,弘扬民族精神的尝试与经验。 ↑马来西亚南方大学文化、艺术及企业策划部部主任 马来西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令鼓创始人 陈再藩先生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民俗学科对于节日文化的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经济生活、现代文化中的当代节日叙事与变迁、经济民俗学的节日文化解读和当代节日文化与地方社会经济等五方面与学员进行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 张勃教授则将重点放在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上,并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介绍了节日与信仰的民间生活实践,她提出,传统节日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节日中的民间信仰活动是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徐赣丽教授介绍了多年来她的国内外田野经验,以端午节、芦笙节、火把节、狂欢节、祗园节等为案例分析旅游合理有限介入非遗资源的好处。除去理论的讲述,朱霞教授还系统地向学员们介绍了节日仪式的田野调查方法:一方面,提出由专家学者、传承人和非遗工作者组成的研讨小组对非遗节日仪式的项目基地所进行的田野调查需要体现出“见物见人见生活”的非遗保护工作新理念,从而使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传承活力;另一方面,朱霞教授梳理并明确了田野调查的起源、概念和操作的具体方法,使学员对抽象的学术概念形成了清晰而直观的认识。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张勃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徐赣丽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朱霞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 意娜副研究员 深圳巨匠汇网络信息有限公司陈普月董事长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代改珍副教授 如何将文化做成产品甚至产业是每位学员都在思考的问题,为解答学员们的困惑,给他们带去新思路,深圳市巨匠汇网络信息有限公司陈普月董事长以“节日产品的开发与提升设计”为题,从目标人群、产品定位、开发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并以高温珐琅银器、壮族水竹花伞、格萨尔王兵器等产品为例阐述了传统工艺中应适当加入现代设计创新理念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意娜副研究员的讲座题为“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发展”,在课堂上,她通过理论疏导,将国内非遗创意产业的大致市场向诸位学员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就法律条例提醒了大家在文创过程中要回避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给大家带来了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学员们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代改珍副教授更加白癜风治疗方法哪种好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