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松阳县新兴镇的朱山村,在浙西南重重的山间,就如一只野南瓜,跟名字叫竹囮、张山头、石板岭、官岭、山甫这些山野中的南瓜一样,有它独特的生命、历史和味道。

殿后、珠岱、落梯岭这三个一箭之隔的小自然村就像一根藤上的三只小野瓜,卧在无边无际的绿色之中。

如果你是驱车前往,你可以从水泥浇铸的通村公路进入。如果你是一个“驴友”,你还可以从庄后或官岭的古道进入,从古道走进村庄,可以更感性地感知村庄,感知汩汩地在路上淌着的历史。

几百年前,叶氏、郑氏、程氏的先祖,纷纷沿着这条古道来到此地。叶氏先祖,曾世居古市卯山,精术地理,好览山水,游至十三都,见珠岱山环水绕茂林修竹平原旷阔可耕可读,明季年间又自卯山转迁于落梯岭。叶氏,在年就从古道寻到这方寸之地,然后垦地筑屋,生儿育女。

在村子东南边,有那么一挂梯田,像一副梯子一样,从海拔余米的山顶上悬下来,岭子下面村庄的海拔就降到余米,落梯岭的村名就是这样来的。叶氏主要居住于此,祠堂也建于此。落梯岭的民居集中分列在穿村而过的殿后源两边,屋子均为夯土墙小青瓦,一些房子两层结构,二楼为山区典型的木结构,木门木板壁木栅栏,依着山墙端放在楼上,村中有两座宅子有着夺人眼球的木雕,松鹤和凤栖牡丹的牛腿雕刻精细,琴头琴枋上有马上封猴等吉祥图案,连青石的柱础上也刻着花纹,门口的马头墙、门台的石雕和屋内一室的吉祥寓意,无声地诉说着宅主曾经的寄望。

程氏,在松阳县也曾有一段辉煌史,其先祖程旷在唐乾符年间作为松阳令,因黄巢之乱,在松阳青蒙居住下来。传至十二世的时候,程榆和程樟两兄弟分别在年和年考取进士,于是恩赐儒林世家改封地名为“下马街”。现在下马街外面竖着年建造的詹雨和詹宝的进士牌坊,程榆兄弟俩可比他们兄弟早了多年。有这样光荣史的程氏随着人丁的繁衍,家产的壮大,之后各支随着家产择居各地。出生于年的程鈇、程钺两兄弟,山林田地就在珠岱这片大山里,兄弟俩来到此地游玩之后,见此山环水绕龙抱虎踞,就将家安于此地。

曾有人告诉我,松阳最值钱的祠堂是朱山程氏祠堂,问其原因,原来是祠堂中有两根方柱用料竟然是红豆杉树。据考证,红豆杉是第四世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它在地球上已生长了多万年,享有植物王国里的“天然活化石”之誉。它材质坚硬,有“千枞万杉,当不得红榧一枝桠”的俗话,其纹理致密,不翘不裂,耐腐力强,这两根方柱在程氏祠堂中站立了几百年,它们像两个深沉而矍铄的老者立在祠堂中,见证着程氏的香火。

珠岱村人有滋有味地生活着,群山之间空出的这小片平地上被开垦出一畦畦菜地,一些宅子房前屋后种满了红的黄的白的花,在秋季开得格外清艳。高墙高门台,木门紧闭,门额石刻着“紫气东来”,门套上下左右却又有着精美的石雕,这样的宅子总会令人想入非非,这里曾经生活着什么样的人家,这里曾经有过什么样的荣华。

南渡而至松阳的郑氏则是在元之季年扎根在竹囮,之后子孙分散至张山头、朱山等村,郑氏何时来自朱山,不明了。

殿后自然村位于村子最西,房子在高处,田地在低处。据说殿后之名是因为村处古殿之后。村外有关王殿,殿内正中端坐着关羽,左为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周仓,右为关羽在过五关时收的义子关平。村口有“安福社”,小四合院,一边供奉平水大王等众王,檐枋上悬挂明万历二年所立的“安福社令”匾额,另一边为戏台,红柱子上漆着黑底鎏金的对联:自古文武今时见,历代君王自始知。

殿后村比比皆是土色的房,土墙上随处可见各个时期留下的标语,比如“农业学大寨”、“种粮为纲”、“民兵是胜利之本”。在一处倒塌的房子中,黑旧的中堂板壁上张贴着写着众神的红纸,“敬神如在”从而成为香火堂,悉数敬着护国徐侯大王、陈林李三夫人、唐葛周三大真君、王十九大夫还有南阳郡派下一脉众亲。

珠岱和殿后都建在山之脚,水之一侧,两村之间还有一个“安福前社”,一流清水默默地浇灌着一脉相连的落梯岭、珠岱和殿后村,三支主要姓氏从古道上往玉岩、古市、县城和本乡各村送出一个个女儿,又从各村门当户对的人家里迎来一个个女儿,人丁在一场场红白喜事里新陈代谢着,在静默的乡野里繁衍着一个个村子的生机。

这些散落在山野如南瓜一样的村子,它们的味道,它们生机,需要你慢慢感知。

赞赏

长按







































中科国庆助力白癜风康复
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yxtc/18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