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元宵节是中国年热热闹闹的“压轴戏”。虽然昨天刮着风下着雨,却依然挡不住松阳人民看龙灯闹元宵的热情~大街小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热非凡。 到底闹成啥样了?跟着记者去看看吧~ (据说,这是昨晚的松阳街头~) 注意!前方高能,一大波动图来袭~ (趁着最后一天,快点放烟花~) ?(龙来啦~) (动起来~) (跑起来~) (嗨起来~) 群龙齐舞 民俗进城闹元宵昨晚,我县各地的特色龙灯齐聚县城,群龙飞舞,狮子翻腾,给市民们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流光溢彩的民俗文化盛宴。 记者王雯静:我现在是在市政广场,我身后已经集结了来自全县各乡镇的15支彩灯队,我们可以看到队伍里有龙灯、鱼灯、船灯和花鼓灯等各式各样的花灯,那么今天天空中飘着小雨,但是传统元宵节喜庆的氛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市政广场已经围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表演的群众。 巡游队伍从市政广场出发,长的板龙,短的布龙,舞龙者上下翻滚着龙身,完成一套滚动动作,博得众人的大声喝彩,美丽的花鼓灯和俏皮的鱼灯、凤凰灯,栩栩如生,呈现出灵动之美,而体现猴年“猴元素”的西游记故事组灯台阁更是漂亮炫目。 观众:很有氛围,家乡发展很快、民俗的氛围浓厚,很好。 观众:看到我们各村特色龙灯到县城里来舞,给你们整个城市带来了节日氛围。 巡游队伍中,有一组展现松阳本地传统民俗的程岭根船灯,古老简朴的祈福艺术传承了百年,喜庆的锣鼓、闪亮的船灯姿态各异,与现场龙灯、彩灯争奇斗艳,承托出节日喜庆氛围。 船灯领队郑法云:我们这个船灯是是历史文化,是一代传一代传到现在,船灯一舞,村里一年四季保平安,种田的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今年扛龙灯、花灯队伍中,有不少年轻的面孔,他们接过老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台阁传承人余新美:这个台阁历史有60多年了,要把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年轻人也要把它搞好,传承下去。 大竹溪摆祭闹元宵 昨天,水南街道竹溪村举办传统的民俗活动——“摆祭”,家家户户纷纷亮出自家绝活,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创意更佳,让传统民俗活动更添了一份乐趣。 记者潘樟颜:大家可以看到我身边的桌子上已经摆的满满当当,像这个作品,叫做姜太公钓鱼,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它是让鸡穿上了紫菜蓑衣,可以说是非常有创意,惟妙惟肖。像这道作品一样,今天的所有食物,都是村民们就地取材,创作而成。 该村摆祭活动共设八个社坦,每个社坦里张灯结彩,九张八仙桌排成一列,桌上摆满了新颖别致,精巧讲究的祭品。村民们每家每户都必须制作一道祭品,制作则由村民们自由发挥,寄托着村民对美好的生活的期望。 村民:每一户人家抽签,抽到什么就摆什么,尽量做好一点。 村民:用自己的蛋糕、面糕做起来,插上瓜子,做成刺猬,这就是一种创意。 据了解,竹溪摆祭历史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现在发展到新溪、竹溪、市口三个村,有多村民参与,大家一起祈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村民:摆祭的产品越来越多,而且特别的艺术化。还有一个比的,就是说看谁的家庭做得最好,然后村里第二年吸取经验,一年比一年办得好。 这样传统的民俗活动,自然少不了游客的光临,不少外地游客、摄影爱好者冒雨来到这里,在他们看来,传统的才是最吸引人的。 德清游客:感觉这里民风很淳朴,传承了以前当地的民俗,感觉非常有特色。 社区游园猜谜闹元宵 昨天下午,西屏街道城西社区开展游园活动,社区居民纷纷参加掷沙包、套圈等项目竞赛,巧手大妈们还制作了热腾腾的汤圆让大家品尝,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社区居民:元宵节团团圆圆,这个活动大家都很高兴,活得开心。 前一天,城中社区也结合法律、科普以及有关元宵佳节方面的内容,组织开展了猜谜语竞答趣味活动,大家其乐融融度元宵。 社区居民:这个元宵节大家玩得开开心心,热热乎乎,真不错。 更多内容,敬请收看今晚6点45分的《松阳新闻》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松阳广电 如果您对松阳广电有什么建议或者想爆料、想投稿,欢迎随时”骚扰“~ 赞赏 长按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