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云禅寺,原名白云庵,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原占地面积约平方米,是古松阳著名十景之一——双童积雪风景区内重要旅游景点。寺院三面环山,风景秀丽,登山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寺内的仙人桥、听经石、飞岩峰、白仙洞等景点让人留连忘返;寺后山顶左侧的千年石笋奇形怪状,美妙绝伦。

白云庵始建于宋代,元至正十二年(公元年)重修,至今己有多年历史,庵宇倒塌多年,仅留断垣颓墙。古庵存有一块刻有“天童派法应塔”字样的石匾,大殿北基镶嵌一块高约一米的“云山庵记”石碑,碑文是松阳县儒学教谕毛辉撰于明初。据记载,明洪武年间(公元~年),南山村毛德源住进白云庵,潜心攻读,经过考试选举,步入仕途,官至司理。明嘉靖年间(公元年~年),南山毛家后人毛文帮,也隐居庵内,发愤读书,于嘉靖庚戌(公元年)年考中进士,先后官授刑部主事、刑部承德郎、刑部郎中。

 明弘治年间(公元~年),松阳人詹宝也曾到白云庵刻苦用功,潜心经书,于弘治丙辰年(公元年),考中进士,官授新昌县令。他曾对白云庵幽静的仙境写下《白云山》诗一首:“翠微隐隐径迢迢,丈室春深趣更饶。满院松花金席地,半山云带玉横腰。竺天飞出西湖寺,秦石驱来东海桥。何处天风送灵籁,不堪清耳听萧诏。”

 为了尽早修复、重建白云庵,法泽四方,也为松阳县旅游文化、佛教文化、山水文化三者有机融合,在年6月,一些信教居士和白云庵信众倡议修复、重建白云庵。这一倡议,很快得到了当地信施及社会大众的拥护与支持。出于光大佛门、禅净双修、农禅并举之设想,大家合议将原名“白云庵”更改为“白云禅寺”,寺院建造规模初步定为小、中丛林。

  年8月,居士们自发成立了修复、重建白云禅寺理事会,制订了理事章程,建立了领导班子,作了人员分工。理事会成立后,于8月8日同地方村委签订了《修复重建白云庵有关协议》,地方村委为理事会无偿提供建寺所需集体土地约平方米,实际无偿提供约平方米。当月,理事会对规划区域内涉及农户青苗款额多元进行了一次性补偿。

  年l0月,理事会对白云禅寺建筑进行总体规划,确定寺院建筑分三个阶段,十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总造价预计在l~万元之间。第一期工程计划在~年完成,包括大雄宝殿、大悲楼、旅游小马路、餐厅宿舍楼、公共卫间等工程,需资金万元左右。第二期工程计划在~年完成,包括万佛殿、藏经楼、药师殿、地藏殿、法堂、僧寮等工程,需资金万元左右。第三期工程计划在~年完成,包括祖师殿、禅堂、三圣殿、卧佛殿、千佛塔、综合服务楼等,需资金万元左右。

  年11月,机缘成熟,理事会正式着手筹备建造白云禅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工程多平方米,于年农历12月破土动工,于9年农历9月圆满竣工。   宿舍楼工程多平方米,于9年农历5月动工,于9年农历7月圆满竣工;旅游小马路路基宽9米,路长米,工程于9年5月动工,予9年11月基本竣工,三大工程耗资近万元。

  白云禅寺在致力一期工程建设的同时,为感谢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于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起正常启建念佛功德会,在每月农历十五念佛、十六礼拜《弥陀忏》。

  在慧隆法师的带领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关心和县佛协及兄弟寺院的指导协助下,在四众弟子和各界人士的拥戴下,白云禅寺理事会抱着“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的坚定信念,与广大信教居士精诚团结、勇猛精进,尽全力弘扬、建设、维护好白云道场,发愿将白云禅寺建成禅净双修、农禅并举,如法、如仪、殊胜庄严的佛门清修净地!

浙江松阳县——白云禅寺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病正常生长在哪里
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yxtc/23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