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使命、功能、戏点

评松阳越剧《张玉娘》创作的三大亮点

作者:林岳豹

年10月19日,笔者受邀参加松阳县大型越剧《张玉娘》创作座谈会。会上有省戏剧方面相关专家,松阳县宣传、文化、政府、县志、文联方面代表人士参会,大家各抒已见。

张玉娘是处州十大名人之一,著名四大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也是丽水名人中,爱国、忠爱和精学的杰出代表。笔者就松阳以张玉娘为主题创作的这个剧本,结合当前国家对文艺精品创作精神、丽水生态发展战略、田园松阳打造和当地文化潜质四个方面,谈了三点看法。

一、使命

纵观每部文艺精品的诞生,必有她的重要时代背景,就越剧《张玉娘》创作,不外乎有以下两个方面重要时代使命:

一是当前文艺创作的特殊背景。时逢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一周年纪念,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地方戏剧发展的若干政策》,当代社会群众对真正文化艺术精品的需求多样性,三者如战鼓重擂集号吹响。松阳是千年名县,建县早于丽水,将本土历史名人张玉娘以戏剧精品形式搬上舞台,体现县一级地方政府文艺创作积极思考,自信自觉,有所作为。

二是松阳需要时代性的文艺精品名片。当前“田园松阳”建设如火如茶,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缺少不了文化内化外型的支撑提升功能。目前丽水大多县(市、区)有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并有精品艺术支撑,像缙云的黄帝文化有婺剧精品支撑,景宁的畲族文化有印象山哈精品支撑,龙泉、青田的文化都有特色节庆支撑。松阳特色文化种类繁多,但缺少“叫得响”的文艺精品或文化品牌。将松阳名人张玉娘搬上历史舞台,打造一台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精品,通过文化影响带动,开辟一条文化引领松阳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是创新,是责任,更是使命。

二、功能

体现两个大的方面,及以前的松阳和现在的松阳。

一是用文艺精品解读松阳的历史。挖掘松阳历史人文,内涵众多,通过张玉娘为代表的人物再现,宣扬爱国、忠爱和精学的松阳人文精神,扩大社会对松阳历史的认知和认可度。

二是展示现代松阳,递出松阳个性名片。通过精品打造,连接松阳人文、地理、政治千年的跨越,从精品中,巧妙体现松阳现在的田园风光、生态经济,让经济社会发展搭上文化专车,扩大对外宣传、影响的功能,引领松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等五方面的凝聚力。

三、戏点

就一部文艺精品的传奇、忠爱、精学、戏剧四个主要方面内涵,《张玉娘》剧本目前基本都已抓住。

一是传奇。纵观能经得起历史考验、深爱人民群众民间传承的文艺精品,必须具有传奇的色彩,如《梁祝》的传奇唯美主义,汤显祖《牡丹亭》的梦中几生传奇唯美主义,久演不衰,除了故事的展示符合观众心理审美,更因传奇的色彩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态,让人过目不忘,过心永驻。《张玉娘》的戏点除了抓住人戏之外,还有一只重感情鹦鹉的戏,起到点睛作用,在观众心情因张玉娘的婚姻不幸产生低落时,鹦鹉有情绝食成为观众诉求寄托点,顿时使整个戏曲折有加,充满看点。

二是爱情。一个文化艺术精品,必须要从区域的个性提升到观众认可的共性上来,也就是松阳张玉娘如何成为全国的张玉娘,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地方文化如何全国表现。戏中以张玉娘的曲折爱情铺开,体现张玉娘忠爱的一面,符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对当前婚姻如同儿戏的社会,戏点给予观众更多的价值取向思考。

三是精学。张玉娘是古代四大女词人之一,与李清照齐名,也是处州十大名人之一,但由于一直以来,张玉娘精学一面只有历史记载,缺少社会宣传的有效文艺载体,张玉娘的诗作很少被人传知。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典,在当前逐步边缘化之际,以张玉娘精学为样本,重塑再生当地群众“接地气”的精神信仰,有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四是戏剧。文化艺术过于现代表现,过于铺张浪费是当前文化艺术的一大发展毒素。很多动轧上千万打造的艺术精品,除了参加全国的一些评审之处,不能接地气,观众看不懂,也很难与观众见面,在社会中根本就没有生存价值。地方戏剧是一个地方民众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一个精品以戏剧的形式出现,往往不因过多政治、经济的外在因素干涉,便以很强的生命力在自我延承。丽水是全国首个地级市的民间艺术之乡,人民群众文化艺术自信自觉,张玉娘以越剧的形式出现,这对精品将来的自我延承作了有效准确的判断,精品服务引领群众文化艺术提升的功能得到很好地体现。

综于上述几点,笔者认为松阳文化职能部门的文化艺术创作自信自觉,能准确理解文化精品创作,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使命。虽然松阳经济条件全省靠后,但在文化建设方面有敢为人先的积极态度,使人感动。

作者系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库专家——林岳豹

-end-

赞赏

长按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
长沙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yxtc/12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