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原题|大咖视线

下一个莫干山?松阳民宿及那些明星设计者

来源|Feekr旅行feekr_trip

“松阳的美其实是一种无聊的美”,当我面对“松阳到底玩什么?”这一类问题时,一边表现出对松阳的极力推崇,一边又老老实实地蹦出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对松阳的认识几乎来源于标志性的梯田式黄土房,那是地无三尺平的台地上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等到傍晚,夕阳洒在房屋上,色泽饱满,金光万丈。

最初,它是摄影爱好者基地。除此之外,松阳在中国,甚至江浙一带,诸多风景城市中,松阳依然排不上名次。

松阳不温不火的情况主要是经济落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配套设施欠缺、服务意识……

后来,越来越多工商资本看中了松阳,通过“民宿”这种形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区化营造,价格不低,品质尚可。松阳开始有了接待能力,能够让人住下来,体会主人营造的一切。

年开始,松阳渐渐醒来。尤其是上海到丽水的高铁开通,上海过去只要2小时,杭州过去1小时,一天十几班,一下子就变得很近很方便。从丽水高铁站到松阳汽车站,有接驳班车,45分钟车程。四年之后,高铁会直通松阳。

松阳会不会是第二个莫干山?乡村运动会不会打乱原有情绪?对于一个小众旅游者来说,现阶段先思考“如何才能让美不无聊”才是正经事。

平田村

看明星设计师玩转老房子

四都乡平田村,松阳众多古村落中的一枚。海拔多米,水汽充沛,云雾缭绕,古民居呈阶梯式层层铺开,斑驳墙体在阳光下泛着金黄。但在松阳,这样的村子多了去了,它的条件算不上得天独厚。

然而就是这个人口只有几百人的偏远小村庄确实被踏破了门槛,“也许很多人是冲着明星设计师的美名前来探个究竟”,云上平田大管家叶大宝猜。

木香草堂

◆设计者:许懋彦原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清华大学建筑系原主任许懋彦主持设计的木香草堂有8个房间,3月份之后,自带茶室和庭院的套房价格将调到元,直追杭州和莫干山,这在农家乐并不算发达的浙江中部可谓天价。

楼上楼下老屋4间,许懋彦团队保留房屋的外立面,室内作了木屋装修。每一间房子都做了亮点设计,让人体味乡情和暖意。右手边是一个日式茶室。茶室的外面便有一处小院子,种了些草花,与沧桑斑驳的老墙两相映照,房间的灯罩是竹筒,窗帘则是做豆腐用的棉纱布做成。

爷爷家青年旅舍

◆设计者:何崴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作为接待大厅用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何崴担当改造的爷爷家青旅的一楼公共空间。原来是一座平米左右的普通夯土民居,因为曾是业主爷爷的住所,大家亲热地将之称为“爷爷家”。拆除了一楼原来的隔板,使得建筑从原来的分隔状态变为通透的大空间,用来入住、退房和聊天最合适。楼上则有14个床位,通过光线和有色灯管的营造,一改青旅只有床位的冷冰冰;因是以“床位”计数的青年旅社,旅社符合年轻人的习性和喜好,呈现出活力和丰富。比如每个房间底部安装有一组万向轮,入住者可以自己推动建筑,组合空间,十分有趣;比如有色灯管被安置在房中房,在某些特定时段,灯光开启,整个空间又变得富有情绪。

葫芦居

◆设计者:群策群力

葫芦居是云上平田最早的自建民宿,人们喜欢它是冲着自带的菜地,有位上海客人住了一星期,种了些青菜,交代管家帮她料理,等她再来时继续耕作。我住在二楼,事实上,从后山上走的话,应该算是一楼。夜空笼罩在平台上,舍不得回屋,因为天上布满了繁星。

房型不同,风格各异,但一致的是,设计师们都喜欢用当地的传统布料“豆腐布”作窗帘金额靠枕,用来装饰的花瓶基本都是村民家废弃的土陶罐,拉绳替代电灯开关,颇有当年“拉洋火”的味道。细节才是最打动人心的,毕竟,体验传统农耕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是要有足够舒适的硬件作基础的。

农耕博物馆及专家工作室

◆设计者:徐甜甜哈佛大学优秀建筑师

原本是村口4幢闲置荒废的牛栏和破败黄泥房,徐甜甜将其设计成了农耕博物馆。已经举办过“农耕分享会”和“农耕沙龙”等影响较大的手工艺艺术类活动。

农耕馆隔壁便是专家工作室,靠墙的千鸟格满满摆上了各类书籍。擅用窗户引进自然光的徐甜甜这次仍玩转于此,两颗百年古树就在窗外,再抬头,白云和蓝天就在顶上。

山家清供(四合院餐厅)、慢点茶室

◆设计者:王维仁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

四合院餐厅在村口,是入住时遇到的第一幢改造了的房子。通过竹子在老房子里搭建出一个通透的四合院;慢点茶室只有一桌,是继餐厅后第二个业态。四周通风,不装玻璃的原因就是为了“春有百花冬有雪”。在这里,“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客人说:青年旅社80元一个床位,你还提供接送服务,没什么钱可赚了啊。大管家大宝听着觉得挺好;

今年大雪导致进山交通瘫痪,大宝给客人电话,劝说择日再来。没想到客人执意要来看雪,且从村口一直步行上来;

有位男客自带福鼎白茶和茶具,说这茶非得煮着才好喝,在青旅大堂捣腾一阵后,给在座每人都斟上一杯;

也有一家人前来的,几乎每个父亲都会告诉孩子:“爸爸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基本样貌没有被打破的村子用来还原一个无法被经历的童年,这或许就是活化的意义。

大木山骑行茶园

赏茶喝茶两不误

已建成大木山骑行路线20余公里,其中休闲骑行环线8.3公里,放眼望去,没有高楼屋宇阻挡视线,园内茶田连绵、水库密布,几十条人工开凿的小河像渔网一样隐藏在茶园之中。

云上平田村的保护和改造项目中,有个不可忽略的名字:徐甜甜,年被英国ICON杂志评选为世界20位最具影响力的年轻建筑师。而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她是个美女,且是三个孩子的妈。

除了在平田村外,徐甜甜还为大木山骑行茶园设计了茶室和茶亭。

大木山茶室

湖边五棵梧桐树旁是大木山茶室,由一个公共茶空间和两个独立庭院茶室组成,黑色墙体,冷峻而先锋,却没放弃柔和之处——光。圆形窗户正对湖面,就像一个借入自然的转换器,太阳及其在水里的反射,通过圆洞会形成两个随夕阳西下慢慢交汇的投影光圈;或者让天井直对天空不做任何遮挡,只在地面铺上不规则的玻璃,午后的阳光把斑驳的树影投射在墙面、屋顶,与清晨和夜晚呈现出不一样的空间感。

当地人对茶室的高冷倒不见得诚惶诚恐,他们很自然地冲进去要一壶茶,习惯性地在天气好的时候要求坐户外,尽管设计师的本意是通过光线的照入方式、亮暗,将外面的自然景观引入茶室。因此,徐甜甜的初衷只能通过文字诉诸媒介:她希望茶室是一个简朴而谦逊的建筑,周围环境里的各种自然元素,都可以在这个空间里一一展现。

茶亭

徐甜甜在茶园里还建造了极具先锋意义的茶亭,通体用竹子搭建而成,自然围合出小庭院,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在当地人看来多少有点像怪物,不实用。

规划里是这么写的:整体采用一系列单体亭子和平台,如同当地村落顺地势排列,贴近茶田并自然围合出小庭院。不过我不需要这些论文式语言,我只相信眼前看到的:人们在茶亭里晒太阳、说悄悄话、绣花、嬉闹。

离开大木山茶园时,看到入口处指示牌上多了“花间堂”和“小茶姑娘”,前者是高端精品酒店,后者是只有6间客房的精致小型民宿,都由外来资本运作,年都会开门营业。

西坑村

呼风唤雨的天空之城

过云山居

过云山居精品民宿无疑是目前整个松阳的标杆。

论环境,门前的峡谷有着米的垂直海拔落差,视线无遮挡,一眼洞见山川形胜。站在平台上,最想要一顶滑翔伞,即刻飞跃竹林、梯田,一直飞落到峡谷尽头的松阳县城。风景是旅行的王道,对于民宿同样,就像江南少有险峻山峡,却被过云山居独家占领。

论设计水准,8间客房几乎是悬浮在山崖上的,落地玻璃,观景浴缸。年3月,过云山居还是工地,我听主理人之一敏智描绘构想,虽然抽象,却因为认得另一位主理人瓶子,让我无端认定其不会差——瓶子是旅游杂志记者,走南闯北睡了无数好床的他怎能容许自己的新家不够品呢?

论人员组合,过云山居堪称民宿业最佳组合。三个玩伴分别揽下民宿市场化最重要也是最烧钱的三部分:敏智,负责整体设计;超骏,把关运营;瓶子,担当推广宣传,省下了设计费、管理费和宣传费;

论影响力,三位主理人都不是松阳本地人,在为外来资本进驻松阳投石问路的基础上,拉高了整体下榻业的门槛。

开车从苏州到西坑差不多要六个多小时,那时金丽温高铁还没有开通,三人从谈项目到施工,几乎都选择高铁来回苏州和龙游,车停在龙游高铁站,再进出西坑——这比杭州人或上海人在莫干山兴建民宿要艰苦的多。

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的敏智是三人组合中的女性,因为负责设计和施工,常年在工地而被称作敏哥。一层楼全部被打通,设计成榻榻米茶席,只有二楼才是客房,这在市场化并不发达的松阳山村是冒险的,哪怕有着“茶轩/席,茶亭/间”的明码标价,总不比客房来的赚钱。然而主人想的是,总会有那么一天,人们会为了看一朵云专程进村来喝茶。

绿色、生态、隐居的标签都被用过了,负责对外宣传的瓶子用“云”做卖点,他为自己的民宿撰写的宣传文案是:

清代古村落民宿、米垂直峡谷、8间悬浮在山崖的客房、N种云的姿态。

他三句不离云:“这些负氧离子爆表的云,闻起来有新鲜蓝莓的甜味,它们不仅能看,还摸得着,连面膜都能省下来。”

?

他们将8间客房命名为“壹朵”“贰朵”……直到“捌朵”;而每一位客人则被成为“云客”,甚至还有“观云指南”,比如,早点爬起来可以看到涨潮云,要看瀑布云得在夏秋两季。

1.0版本的过云山居不提供餐饮,这也无意中带动了村里农家乐,按理来说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但年春节前往时,村子里正在大兴土木,邻居们也都要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民宿,使得原本安静的西坑村现在成了工地。不置可否,但无论是外来者,还是当地人,都在为乡村寻找方案,想过一种更加体面且不输于他人的生活。

李坑村

有主人的民宿才是好民宿

杜鹃花开

?“景点”是农家乐的起源,最早的农家乐几乎都是景区的配套,因此,处在箬寮原始风景区的李坑村理应红红火火。而事实上,农家乐以及农家乐转型在李坑村并不红火,从山里人家改造而来的杜鹃花开是唯一一家。

老房子,木楼梯,杜鹃花开算不得条件最好的,却有一位优秀的民宿主人。和外来户租赁经营不同,主人晓梅就出生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主人。

箬寮主峰海拔米,以前爬上去毫不费力,现在仍乐此不疲地带客人上山,就是偶尔会感觉脚酸;

好吃的野菜水嫩嫩地在房前的田埂上扎推,带着客人下地抓起一把野葱,弯腰摘一盘马兰头,一大片田埂速度被夷为平地,化为桌上好食;

每到初冬时节,家家户户的老人清早上山将苦槠子捡拾回来,在太阳下暴晒,棕黑色的硬壳裂开,露出雪白的果肉,便剥出果肉浸泡,磨浆,过滤,在大锅里将这苦槠子浆加热,不停搅拌,直到冷却后凝成一大块细嫩的豆腐。苦槠豆腐干、豆腐汤、苦槠干蒸火腿腊肉都是山里家常菜。

山中静物都因为有了主人的私房记忆而有了温度。

新农村建设中,当地人认准水泥房、琉璃顶代表时髦。早上起来,站在村后山顶俯瞰,沿街一排是新房,黄土墙老房子都被藏在了后面,农民说老的拿不出手。我们摇头表示惋惜,因为外人来,就是来看斑驳墙体、精致牛腿,拍出来的照片才能被点赞。

可是,以为自己充满情怀时不曾想到自己并不需要长期生活在此,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消费原始的生活,就像农民们也有权利使用抽水马桶。

一味强调情怀是对乡建的最大的误解,保护乡村并不是拒绝现代文明的介入,如果像保护文物一样守护乡村和田园,那么以后乡村只能成为一个标本,圈起来收费参观。如果可以,还是希望像晓梅这样的人多一些,毕竟旅游或是乡建,“在地感”才是不可替代的。

看得见的未来榔树村:下一个莫干山?

从西坑村下山回县城的路上经过榔树村,村口是一座千年以上的古庙,二十多棵古树背靠大山、环绕村子。村口的水系是松阳主要水源的发源地,溪水上建有漂亮的石板路和石桥。因为下山脱贫得造,村子里只有少量村民。“宿盟”(宿盟:国内首个民宿共同体,由伴城伴乡·上海城乡互动发展促进中心发起并成立,并由在地化小而美优秀民宿联合组织的民宿共同体,宿盟理事会由该组织核心成员组成)盟主朱胜萱将带领宿盟成员在这里造梦,这是继莫干山、阳山、锦溪等地后又一个乡村改造项目。从图纸上看,榔树村将复制莫干山现有业态,如大乐之野、原舍、Lostcafé、白云书馆等。

除此之外,酉田村村口由牛栏改造而来的三幢民宿五月份开业,这是原本在省古建院工作的主人辞职后专注而成的;紫草村原本已经改造完毕的民宿紫草房因为人手不够,未能在年开业,主人宋慧芳说年应该可以迎客;陈家铺有着极好的地理位置,陆续有人看中相谈,年会有个定数;云上平田二期已经动工,明星效应依然旺盛;媒体人夏雨清在县城老街上做了一间杂货铺还不过瘾,又通过众筹开始将旁边的学校改造成精品酒店;以写生为主的沿坑岭头,以摄影为主的四都寨头摇身一变成为样板。花间堂、隐居等精品酒店集团纷纷相中松阳,要在蓬勃的乡村改造以及资本运作中占得一席;

无论是游客,投资者,艺术家,都纷纷往浙中这个村子里跑,谁都不肯落伍。

中国城市文旅共享平台

定位人才设计研发传播品牌

交流/咨询/合作

wlgjsharing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changzx.com/syxcz/9714.html
------分隔线----------------------------